<th id="6zxm9"></th>
    
    
      1. <th id="6zxm9"></th>

        <tr id="6zxm9"></tr>
          古詩詞
          首頁 >> 古詩詞 >> 杜牧 贈別二首原文

          贈別二首

          杜牧唐代
          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。
          春風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
          多情卻似總無情,唯覺尊前笑不成。
          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。
          0
          糾錯/補充

          翻譯和注釋

          譯文
          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,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。
          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,卷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。

          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象無情;只覺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聲。
          案頭蠟燭有心它還依依惜別;你看它替我們流淚流到天明。

          注釋
          ⑴娉娉裊裊:形容女子體態輕盈美好。十三余:言其年齡。
          ⑵豆蔻:據《本草》載,豆蔻花生于葉間,南人取其未大開者,謂之含胎花,常以比喻處女。
          ⑶“春風二句”:說繁華的揚州城中,十里長街上有多少歌樓舞榭,珠簾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麗,但都不如這位少女美麗動人。
          ⑷“多情”一句:意謂多情者滿腔情緒,一時無法表達,只能無言相對,倒象彼此無情。
          ⑸樽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
          贈別二首問答

          問:《贈別二首》的作者是誰?
          答:贈別二首的作者是杜牧
          問:贈別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          答:贈別二首是唐代的作品
          問:贈別二首是什么體裁?
          答:七絕
          問: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          答: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 出自 唐代杜牧的《贈別二首》
          問: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 的下一句是什么?
          答:娉娉裊裊十三余,豆蔻梢頭二月初 的下一句是 春風十里揚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
          問:出自杜牧的名句有哪些?
          答:杜牧名句大全

          贈別二首賞析

          這是詩人與所愛的妓女的兩首離別詩。能將自己的放浪行為袒露出來,表現了詩人的真誠直率。

          第一首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,從同題另一首(“多情卻似總無情”)看,彼此感情相當深摯。不過那一首詩重在“惜別”,這一首卻重在贊頌對方的美麗,引起惜別之意。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:“娉娉裊裊”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,“十三余”則是女子的芳齡。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,也不沾一個名詞,卻能給讀者完整、鮮明生動的印象,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。其效果不下于“翩若驚鴻,宛若游龍;榮耀秋菊,華茂春松”(曹植《洛神賦》)那樣具體的描寫。全詩正面描述女子美麗的只這一句。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,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。第二句不再寫女子,轉而寫春花,是將花比女子?!岸罐ⅰ碑a于南方,其花成穗時,嫩葉卷之而生,穗頭深紅,葉漸展開,花漸放出,顏色稍淡。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,美其名曰“含胎花”,常用來比喻處女。而“二月初”的豆蔻花正是這種“含胎花”,用來比喻“十三余”的小歌女,是形象優美而又貼切的。而花在枝“梢頭”,隨風顫裊者,當尤為可愛。所以“豆蔻梢頭”又暗自照應了“娉娉裊裊”四字。這里的比喻不僅語新,而且十分精妙,又似信手拈來,寫出人似花美,花因人艷,說它新穎獨到是不過分的。一切“如花似玉”、“傾國傾城”之類比喻形容,在這樣的詩句面前都會黯然失色。而杜牧寫到這里,似乎還是一個開始,他的才情尚未發揮盡致。

          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,“贈別”的對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結識的一位揚州的歌妓。所以第三句寫到“揚州路”。唐代的揚州經濟文化繁榮,時有“揚一益(成都)二”之稱?!按猴L”句意興酣暢,渲染出大都會富麗豪華氣派,使人如睹十里長街,車水馬龍,花枝招展。這里歌臺舞榭密集,美女如云?!爸楹煛笔歉铇欠繖稍O置,“卷上珠簾”則看得見“高樓紅袖”。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,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,但“卷上珠簾總不如”。不如誰,誰不如,詩中都未明說,含吐不露。這里“卷上珠簾”四字用得很不平常,它不但使“總不如”的結論更形象,更有說服力;而且將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氣象一并傳出。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一人之美,有眾星拱月的效果?!渡衷娫挕吩疲骸皶魑?,務強此而弱彼,謂之‘尊題’?!倍拍链颂幍男揶o就是“尊題格”。但由于前兩句美妙的比喻,這里“強此弱彼”的寫法顯得自然入妙。

          杜牧此詩,從意中人寫到花,從花寫到春城鬧市,從鬧市寫到美人,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。二十八字揮灑自如,游刃有余,真俊爽輕利之至。別情人不用一個“你(君、卿)”字;贊美人不用一個“女”字;甚至沒有一個“花”字、“美”字,“不著一字”而能“盡得風流”。語言空靈清妙,貴有個性。

          第二首抒寫詩人對妙齡歌女留戀惜別的心情。

          齊、梁之際的江淹曾經把離別的感情概括為“黯然銷魂”四字。但這種感情的表現,卻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萬別,這種感情本身,也不是“悲”、“愁”二字所能了得。杜牧此詩不用“悲”、“愁”等字,卻寫得坦率、真摯,道出了離別時的真情實感。

          詩人同所愛不忍分別,又不得不分別,感情是千頭萬緒的?!岸嗲閰s似總無情”,明明多情,偏從“無情”著筆,著一“總”字,又加強了語氣,帶有濃厚的感 * 彩。詩人愛得太深、太多情,以至使他覺得,無論用怎樣的方法,都不足以表現出內心的多情。別筵上,凄然相對,象是彼此無情似的。越是多情,越顯得無情,這種情人離別時最真切的感受,詩人把它寫出來了?!拔ㄓX樽前笑不成”,要寫離別的悲苦,他又從“笑”字入手。一個“唯”字表明,詩人是多么想面對情人,舉樽道別,強顏歡笑,使所愛歡欣。但因為感傷離別,卻擠不出一絲笑容來。想笑是由于“多情”,“笑不成”是由于太多情,不忍離別而事與愿違。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態描寫,把詩人內心的真實感受,說得委婉盡致,極有情味。

          題為“贈別”,當然是要表現人的惜別之情。然而詩人又撇開自己,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的蠟燭,借物抒情。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,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帶上了感傷色彩。這就是劉勰所說的:“屬采附聲,亦與心而徘徊”(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)?!跋灎T”本是有燭芯的,所以說“蠟燭有心”;而在詩人的眼里燭芯卻變成了“惜別”之心,把蠟燭擬人化了。在詩人的眼里,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,就是在為男女主人的離別而傷心了?!疤嫒舜箿I到天明”,“替人”二字,使意思更深一層?!暗教烀鳌庇贮c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,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。

          詩人用精煉流暢、清爽俊逸的語言,表達了悱惻 * 的情思,風流蘊藉,意境深遠,余韻不盡。就詩而論,表現的感情還是很深沉、很真摯的。杜牧為人剛直有節,敢論列大事,卻也不拘小節,好歌舞,風情頗張,此詩亦可見此意。

          精彩推薦:

          • 作者:左丘明,朝代:先秦
            標簽:古文觀止,戰爭,寫人
            齊侯與蔡姬乘舟于囿,蕩公。公懼變色;禁之,不可。公怒,歸之,未之絕也。蔡人嫁之?! ∷哪甏?,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,蔡潰,遂伐楚。楚子使與師言曰:“君處北海,寡人處南海,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管仲對曰:“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:‘五侯九伯,女實征之,以夾輔周室?!n我先君履:東至于海,西至于河,南至于穆陵,北至于無棣。爾貢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征;昭王南征而不復,
          • 作者:關漢卿,朝代:元代
            標簽:離別,思念,相思
            自送別,心難舍,一點相思幾時絕。憑闌袖拂揚花雪:溪又斜,山又遮,人去也。
          • 作者:佚名,朝代:先秦
            標簽:詩經,詠物,寫人

            椒聊之實,蕃衍盈升。彼其之子,碩大無朋。椒聊且,遠條且。

            椒聊之實,蕃衍盈匊。彼其之子,碩大且篤。椒聊且,遠條且。

          • 作者:杜甫,朝代:唐代
            標簽:唐詩三百首,懷念
            此道昔歸順,西郊胡正繁。至今殘破膽,應有未招魂。近得歸京邑,移官豈至尊。無才日衰老,駐馬望千門。
          • 作者:岑參,朝代:唐代
            標簽:唐詩三百首,初中古詩,思鄉,邊塞,生活,抒情
            故園東望路漫漫,雙袖龍鐘淚不干。馬上相逢無紙筆,憑君傳語報平安。
          • 作者:關漢卿,朝代:元代
            標簽:寫人
            楔子(卜兒蔡婆上,詩云)花有重開日,人無再少年。不須長富貴,安樂是神仙。老身蔡婆婆是也。楚州人氏,嫡親三口兒家屬。不幸夫主亡逝已過,止有一個孩兒,年長八歲。俺娘兒兩個,過其日月。家中頗有些錢財。這里一個竇秀才,從去年問我借了二十兩銀子,如今本利該銀四十兩。我數次索取,那竇秀才只說貧難,沒得還我。他有一個女兒,今年七歲,生得可喜,長得可愛。我有心看上他,與我家做個媳婦,就準了這四十兩銀子,豈不兩得其
          • 作者:朱淑真,朝代:宋代
            標簽:閨怨,女子,孤獨

            獨行獨坐。獨倡獨酬還獨臥。佇立傷神。無奈輕寒著摸人。
            此情誰見。淚洗殘妝無一半。愁病相仍。剔盡寒燈夢不成。

          • 作者:佚名,朝代:先秦
            標簽:詩經,贊美,寫人
            文王在上,于昭于天。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有周不顯,帝命不時。文王陟降,在帝左右。亹亹文王,令聞不已。陳錫哉周,侯文王孫子。文王孫子,本支百世,凡周之士,不顯亦世。世之不顯,厥猶翼翼。思皇多士,生此王國。王國克生,維周之楨;濟濟多士,文王以寧。穆穆文王,于緝熙敬止。假哉天命。有商孫子。商之孫子,其麗不億。上帝既命,侯于周服。侯服于周,天命靡常。殷士膚敏。裸將于京。厥作裸將,常服黼冔。王之藎臣。無念爾
          • 作者:司馬遷,朝代:兩漢
            標簽:古文觀止,寫人
            太史公曰:吾聞之周生曰:“舜目蓋重瞳子?!庇致勴椨鹨嘀赝?。羽豈其苗裔邪?何興之暴也?夫秦失其政,陳涉首難,豪杰蜂起,相與并爭,不可勝數。然羽非有尺寸,乘勢起隴畝之中,三年,遂將五諸侯滅秦,分裂天下而封王侯,政由羽出,號為霸王,位雖不終,近古以來,未嘗有也。及羽背關懷楚,放逐義帝而自立,怨王侯叛己,難矣。自矜功伐,奮其私智,而不師古,謂霸王之業,欲以力征經營天下,五年,卒亡其國,身死東城,尚不覺寤
          • 作者:柳宗元,朝代:唐代
            標簽:唐詩三百首,生活,孤獨
            久為簪組累,幸此南夷謫。閑依農圃鄰,偶似山林客。曉耕翻露草,夜榜響溪石。來往不逢人,長歌楚天碧。

          評論

          發表評論
          手機版 古詩詞 在線查詢
          單詞乎 www.oiuenc.com
          久久久久国色av∨免费看
          <th id="6zxm9"></th>
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1. <th id="6zxm9"></th>

              <tr id="6zxm9"></t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