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釣板橋東,雪壓蓑衣冷。
江寒水不流,魚嚼梅花影。
0
糾錯/補充
這是一首題畫詩,作于清光緒十年(1884),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。畫意顯然取自柳宗元《江雪》詩的“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”,而釋氏的題詩則與柳詩大異其趣。
起句開門見山,交待垂釣地點,“板橋”使人容易聯想起溫庭筠名句“人跡板橋霜”,已覺幾分寒意。次句承“垂釣”寫“蓑衣”,以“雪壓”托出大雪紛飛景象,著意渲染寒冷氣氛。第三句承“冷”字再遞進一層,“水不流”說明“江寒”已達結冰地步,所詠垂釣為冰釣無疑。這三句均未正面寫到釣者,而釣者冒雪垂釣的執著神態,卻已從各個側面烘托出來,氣氛顯然不像柳詩“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”那樣孤寂壓抑。結句“魚嚼梅花影”是全詩的點睛之筆。著此一筆,全詩皆活,于嚴寒中透出生機、冷峻中透出禪味,神韻頓出,妙趣橫生。此句從查慎行《題王文選浣花溪釣圖小照》詩中“忽動綠玻璃,游魚嚼花影”點化而來,與前三句接隼無痕,使寒江、飛雪、蓑衣、游魚、梅影等種種形象渾然一體,把“釣雪”的意境升華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境界,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。
--李旦初
江寒水不流,魚嚼梅花影。

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漁翁在板橋以東垂釣,紛飛的大雪堆積在蓑衣上,感覺格外嚴寒。
江面水已結冰不再流動,水面下的魚兒藏在梅花的倒影中,好像在嚼著梅花玩兒。
注釋
嚼:咀嚼。
題寒江釣雪圖問答
問:《題寒江釣雪圖》的作者是誰?
答:題寒江釣雪圖的作者是釋敬安
問:題寒江釣雪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題寒江釣雪圖是清代的作品
問:題寒江釣雪圖是什么體裁?
答:五絕
問:垂釣板橋東,雪壓蓑衣冷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垂釣板橋東,雪壓蓑衣冷 出自 清代釋敬安的《題寒江釣雪圖》
問:垂釣板橋東,雪壓蓑衣冷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垂釣板橋東,雪壓蓑衣冷 的下一句是 江寒水不流,魚嚼梅花影。
題寒江釣雪圖賞析
這是一首題畫詩,作于清光緒十年(1884),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。畫意顯然取自柳宗元《江雪》詩的“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”,而釋氏的題詩則與柳詩大異其趣。
起句開門見山,交待垂釣地點,“板橋”使人容易聯想起溫庭筠名句“人跡板橋霜”,已覺幾分寒意。次句承“垂釣”寫“蓑衣”,以“雪壓”托出大雪紛飛景象,著意渲染寒冷氣氛。第三句承“冷”字再遞進一層,“水不流”說明“江寒”已達結冰地步,所詠垂釣為冰釣無疑。這三句均未正面寫到釣者,而釣者冒雪垂釣的執著神態,卻已從各個側面烘托出來,氣氛顯然不像柳詩“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”那樣孤寂壓抑。結句“魚嚼梅花影”是全詩的點睛之筆。著此一筆,全詩皆活,于嚴寒中透出生機、冷峻中透出禪味,神韻頓出,妙趣橫生。此句從查慎行《題王文選浣花溪釣圖小照》詩中“忽動綠玻璃,游魚嚼花影”點化而來,與前三句接隼無痕,使寒江、飛雪、蓑衣、游魚、梅影等種種形象渾然一體,把“釣雪”的意境升華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境界,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。
--李旦初
精彩推薦:
評論
發表評論
- 折檻未為切,沈湘何足悲。
- 往歲相從今幾許。
- 唯應霄漢客,絕頂路方通。
- 趙州行腳我安能,閑卻床邊六尺藤。
- 不妨公退尚清虛,創得幽齋興有余。
- 并刀斷處冰絲顫。高觀國《菩薩蠻》
- 情似云陰渾未展。洪適《清平樂》
- 可笑諸公俱鑄錯,回首金甌瞥徙。
- 繞坐香風吹寶蓋,傍檐煙雨濕巖扃。
- 喜氣軒眉宇。白樸《賀新郎》
- 祿山作逆降天誅,更有思明亦已無。杜甫《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》
- 松枝當麈尾,柳絮替蠶綿。
- 觀二曜如轉轂。
- 算蠻柳樊櫻,怎生了得,白傅風流。彭子翔《木蘭花慢》
- 欲飛薔卜花無盡,須待陀羅尼有功。
- 千鐘紫酒薦菖蒲,松島蘭舟瀲滟居。
- 君看頭與足,本自安冠屨。
- 七夕三庚共此辰,風迎西火轉南薰。強至《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》
- 真情難有。
- 又鳳鳴黃幕,玉霄平溯,鵲錦新恩。